查看原文
其他

后浪来袭,如何挖掘95后教育市场

Monte、夏天 鲸Media 2021-11-02


导语


今年五四青年节,B站靠《后浪》刷屏。《后浪》在《新闻联播》前播出了2分钟精简版的品牌广告。“你所热爱的就是你的生活”、“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等演讲词加上国家一级演员何冰的演绎引起了70、80后人群的共鸣但也引来了部分网友的反对。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10岁以下、10-19岁、20-2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3.9%,19.3%和21.3%。同时,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占比最多,达26.9%。


95后是未来的一代,出生于互联网时代,他们是教育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有怎样的不同于上一代人的特点?他们有哪些不同的学习诉求?机构如何结合他们的需求产出吸引95后的产品呢?


5月14日,未来之星教育线上沙龙第九期邀请到Timming创始人郭向云、小红书教育商业化负责人黄颖琦以及有道考神创始人赵建昆位嘉宾,共同讨论“读懂后浪:95后们如何学习”。




1



不一样的95后



95后,特指出生在1995年以后的中国公民。中国人素来喜欢以时间为点为每一代人打上标签。随着90后的一代在2020年迈入30的步伐,95后的一代似乎就象征着更多的青春,更多的未来。“法外狂魔张三”、“饭圈”以及在微博上一热再热的肖战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反思,95后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



Timming郭向云:


不要妖魔化年轻人,年轻人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现在的年轻人相对更加自信。在国家更加富强、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快手、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出现,95后获取信息以及表达自我的方式已经跟80后完全不一样了。


年轻人价值观正在被社交媒体影响着。价值观的影响对年轻人的成长以及兴趣爱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是放在学习和教育这个场景下面,特别明显的就是现在95后并不觉得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跟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们的价值观被社交媒体影响很深。随着国家的富强,他们有更多样化的选择,所以在学习上面,他们可能就不会像我们一样,逼着自己学不喜欢的东西。但同时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可能会学得非常的深入。


总结来说,现在年轻人跟我们在15岁时面临的青春的烦恼是没有区别的。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的富强、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的改变,在很多表现形式上,他们会比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懂得生活。



赵建昆:


我们站在了一代人的角度上去了解另外一代人的特点。


我觉得95后不太喜欢用"我们这一代人"的表达。95后也好,00后也好,就是越来越年轻的中国的同学,他们最笃定的一件事情是关于自我的定义和自我的表达。也就是说个性和对于自我的定义以及对于自我价值的确定和对于自我认知的追求,将会成为越来越明显的,95后所要去关注的主题。


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可以去表达自我的地方,知乎、小红书、微博、微信、抖音、快手。每个人其实都在表达一件事情,就是我希望在这个多元的社会里表达出最真实和最独立的自我。


所以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就是在多元的环境当中,对于自我的定义,对于自我的认知和对于自我价值的彰显。


黄颖琦:


无论是我还是在场的各位,可能都不能够去真正的懂所有的95后。每个平台可能聚集了不同价值观的95后,所以我今天会更多聊一聊在小红书上面的95后,他们有什么样的特征。


从小红书抽样调查数据发现,95后们在课业繁重的情况下,完成学业之后每天还要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把自己学习的内容打卡在小红书上。与此同时他们可能还会关注求职和职业成长,他们更关注发展兴趣,以及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在学习上面,95后喜欢去听一些跟自己资历相仿的人的分享,喜欢看UGC的内容。同时也比较重视资深从业者的分享。


95后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不同的人生的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态度、性格和价值观。




2



95后的学习诉求是什么?



在互联网浪潮和社交媒体的冲击下,95后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都有很大的变化。


Timming郭向云:


每一个年轻人都有所不同,但同时他们也具有共性。年龄越小,对社交功能使用的渗透率越高、越活跃;年龄越大,越重视学习本身。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大家渐渐的感受到学业和生活的压力。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面对学习的痛苦和挣扎都是一样的。学习过程是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内核和共性是一致的。每一代人尽管外部环境、经济环境还有很多东西不一样,但是它内核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黄颖琦:


截止到去年年底,小红书教育笔记增长达到6.4倍,这些教育笔记有64%是由95后贡献的。小红书上面的95后,他们的学习与最后的从业方向相对来说更加重合,或者说与他们期望从业的方向是重合的。但是在站外,他们感兴趣的如IT、互联网、影视,更接近普遍行业的趋势。所以小红书上面用户的学习习惯与他们从业的方向是更接近的,但是在站外他们的学习更多的是贴合普遍的行业趋势,在普遍的行业趋势上做更多的学习补充。



赵建昆:


第一,因为生存焦虑引发学习的动力,这件事情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每一个时代都是一样的。在中国和美国这种贫富差距比较明显的国家,教育的回报被大家认为是突破圈层最稳定的一个方法论。出于这种教育的焦虑感,从古到今大家都会认为社会有不公的情况,突破这种不公的恒久稳定的方式,就是通过教育来提升自我。


第二,因为社会的一个情况,导致我们的教育至少在很久的一段时间之内一定都是功利化的。因为功利化,所以我们不太清楚我们内心当中到底喜欢的是什么。我们更加功利的目标会促使我们去选择一些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有效的教育。这两点我觉得到目前为止没有变化。


只有一件事情变了,这件事情就是技术发展,在线教育使得更多的教育内容被传播。




3



教育产品如何与95后沟通?



教育产品是重决策的,当95后一代不再认为学习是唯一出路的情况下,如何让优质的教育产品让95后接受和喜欢?如何让这一代人不会因为太个性而错过优质的内容?这其中,需要“沟通”。


黄颖琦:


我发现很多教育品牌,他们都会有一个观念是希望可以用教育产品去吸引年轻的用户。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命题很多时候可能不在于产品客观上的好坏,而是在于如何吸引。所以我们需要先去熟悉各个平台的语言。


首先用户在打开这个平台的时候,他的目的性是不同的。拿小红书来举例,可能用户在打开小红书的时候,是抱着打发碎片时间,与此同时希望获得有决策引导的内容为目的。但对比一些同样的平台,其内容的展现形式又是不同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如何理解用户目的,使用户建立对平台的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


Timming郭向云:


做产品不是做交互,要首先想清楚用户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去解决用户需求。


第一,永远站在人性的这一点。人性是共通的,在不同的年龄段,虽然它的痛点不同,但它是有共性的东西的。


第二,让自己去进入到用户的角色里面,不要用逻辑去分析用户的需求,需要用同理心,需要进入到用户的角色里面,去感受到他真真实实的痛点,从而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赵建昆:


第一,教育产品必须要有特点,特点一定要鲜明。学生对教学能力强并有个性的老师会有更强的崇拜感。除了老师之外,整个教学方法论也要有鲜明的特点。


第二,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简单,一定要系统,一定要不累。


第三,教育产品一定是要效果导向的。这个时代成年人也好,年轻人也好,表面上看好像我们联系的方式非常的多,但其实背地里相对还是基于情感的联系。作为我们的产品,一定要有一种情感的渗透。


总而言之就是:特点鲜明、简单、系统、效果导向、情感渗透。


用户画像:


小红书:一个年轻人生活方式和消费决策的入口。70%的90后用户,女性用户的占比也超过了70%,用户消费力一二线城市占比超过56%。


Timming:60%以上为K12用户,80%以上为女性用户。


有道考神:网易有道精品课当中关注中国大学生的在线学习内容提供平台,用户群体为中国大学生。



- END -



更多精彩内容



鲸报道

● 一位武汉舞蹈老师的漂流记:“逃离”武汉的100天

 武汉教培一线 | 武汉解封,最难打的仗还在后面

 在武汉设立“第二总部”的机构们还好么?

鲸观察

●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教育行业的无声惊雷

 独立思考的潘欣:教育 OMO ,应急或契机?

● 教育行业能否长出一个“淘宝”?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